发布日期:2025-08-25 10:44
炎炎夏日,高温酷暑来袭。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温中暑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切实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校医院积极行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夏季防暑降温健康服务与保障工作,为师生平安度夏保驾护航。
一、 加强健康监测预警,当好健康“吹哨人”
密切关注气象信息: 校医院密切跟踪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信息,及时向全校师生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和预警。
强化重点人群关注: 针对参与军训、户外体育课(尤其涉及高温环境)、基建施工、安保巡逻、环卫绿化等高温暴露风险较高的师生员工群体,校医院与相关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健康监测指导。
二、 深化健康知识宣教,提升师生防暑“免疫力”
科学防暑要点: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及时补充水分(推荐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穿着透气衣物、使用遮阳工具等。
中暑识别预警:清晰讲解先兆中暑(头晕、口渴、多汗、乏力等)、轻度中暑(体温升高、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恶心呕吐等)和重度中暑(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 的典型症状,强调早识别、早处理的重要性。
现场急救措施:详细指导师生在发现中暑者时,如何进行迅速转移(阴凉通风处)→ 物理降温(脱衣、扇风、冷水擦拭)→ 补充水分(清醒者可饮淡盐水)→ 紧急呼救(拨打校医院急救电话/120)的关键步骤。
防暑误区澄清:如避免过度依赖冰镇饮料、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并非所有中暑都适合服用藿香正气水(需辨证)等。
特殊人群关怀:特别提醒患有先天性疾病、慢性病、体弱等群体加强防护。
三、 优化医疗服务保障,畅通急救“绿色通道”
完善药品物资储备:校医院药房已备足防暑降温及中暑急救相关药品,包括但不限于:口服补液盐、人丹、霍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以及用于中暑急救的生理盐水、冰袋、退热药物等,确保供应充足。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校内报告的中暑或疑似中暑病例,校医院将启动快速响应程序,确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或做好接诊准备,开通急救“绿色通道”,优先处置。
四、 温馨服务提示
如您或身边同学在校园内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恶心、高热等疑似中暑症状,请立即停止活动,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尝试物理降温,并迅速拨打校医院电话 或 120求助! 切勿拖延。
初审:刘宝华
二审:赵琳
三审:张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