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研讨交流会
发布日期:2025-01-09 14:44

       近日参加的两次讲座,分别介绍的是教学课题的申报与研究,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大家收获颇丰。在这个信息交流与思维碰撞的平台上,专家学者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现场听众们的互动,大家接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和观点,引发了深入的思考。
       孙立伟教师分享个人感悟:作为是英语教研室专职教师,同时,也作为一名新手教师,经过这几次培训,收获很多,但因为工作经验不是很多,所以自我感觉对于讲座的一些内容理解还是比较浅显。昨天下午的讲座是关于课题申报与研究,三号我们参加的讲座也是关于教学研究申报的,之前轮岗期间也参加过几次类似的培训,由此可以看出来我们学校对于科研的重视,我还没开始参与课题研究,但是通过这几次培训,让我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如何撰写课题报告的逻辑框架。就像是仗还没打,武器工具我们早早地准备好了,未雨绸缪,时刻准备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后面着手研究的时候肯定就事半功倍,可以避免走很多的弯路。薄院长昨天分享时提到了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课题要以问题为出发点,要结合实际,通过实践,得出结论,不能纸上谈兵。这就像海上的船只,只有方向立好了,才不会偏航。
        在这里薄院长举了一个例子,就是研究考试作弊的处罚方式。考试作弊其实也是我们会常见的一个问题,可能我们只是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没有考虑改如何改善这个问题,但是薄院长注意到并且对这样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个例子告诉我要做一个有心人,薄院长也提到在我们日常工作的背后就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所以要做一个有心人,有心发现,有心去研究。同时也引出了撰写课题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要与教学相关。我上了一学期的课,从我自己的课堂上来看,就有很多问题,比如咱们学校的学生基础可能不是很好,对英语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们会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很多有意思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知识,大部分学生对这些活动是感兴趣的,但是总是有几位同学,对课上的一切活动都提不起兴趣,他们有可能在睡觉,有可能在玩手机。所以对于这部分同学,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也是我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这是课堂管理方面的问题,当然教学中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然后薄院长着重强调的就是这个课题题目的撰写,上一次的讲座中,教授也多次强调这个课题题目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标题是课题的“眼睛”,既要精准反映研究的核心问题,又要具有吸引力、创新性。它不能过于宽泛,使研究内容失去焦点;也不能过于狭窄,限制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两位专家都很用心的跟我们分享自己这么多年的总结经验,我收获了很多,也需要我好好消化吸收一下。
          然后就是今天上午的讲座,主要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情况,专家提到了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取得的途径以及实践路径等,对国家政策进行了解读。可能之前这种国家政策给我的感觉就是,跟我的生活关系不大,国家政策都是宏观层面的,但是疫情后的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工作后,切身进入到这个大环境中,发现不管是政策,经济,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经济形势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状况。所以我就意识到,国家的政策我是需要去了解的。今天上午的讲座,给我的一个比较深的感想就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蕴含着宝贵经验。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宝贵经验中,习得如何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比如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自主创新,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就需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国家的政策对于学校的一些情况也适用。还有专家提到这个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于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哪些专业也有很大的影响。这几年的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所以很多学校开设了相关的电商专业,那现在提到实体经济要与数字经济相融合,那是不是我们的培养方向也相应的要进行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经济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英语课程作为基础性课程,也应该结合各个行业的发展,对教学重点进行调整。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思想要有前瞻性。
 
        个人感想分享后,我们进行了小组研讨,对选题、研究目的及内容、研究成果的转化等方面探讨"课题申报如何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结合,以提升教育教学研究的实效"以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使命,开创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局面"过程中,职业教育改革对教师素养、课程结构、课程模块、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布局、课程管理以及产教融合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挑战,作为一名公共课一线教师请认真思考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王瑞卿老师分享个人感悟:通过这次培训和研讨,意识到了课题研究其实与我们的日常教学息息相关,它是我们教学实践的延伸和升华,是我们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就像专家所说,在期末考试期间,他察觉到很多学生存在作弊的行为,而且院系不一样专业不一样作弊的人数也不一样。对此,他深入剖析了这些作弊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最终得出学生作弊是由于惩罚力度不足这一结论。基于此,专家撰写了相关课题,而这一课题的成果也被应用于学校的规章制度里,进而形成了一套针对学生作弊行为的处理办法。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存在这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等,我也可以从身边的教学问题入手,运用所学的课题研究方法和思路,深入开展研究。专家屡次强调在课题评审时,评审专家首先会通过课题的标题来判断这个课题是否可行,这也证明了选题是课题研究至关重要的一步。专家也提到选题是要避免陷入“无的放矢、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等十二个坑,这意味着选题是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实际的意义,不能时凭空想象的,要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比如,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较差,这是一个现实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研究”就可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教育领域不断地推陈出新,各种新理念层出不穷,课题的选题也要与时俱进,关注教育改革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专家也号召我们要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我们的研究也大环境相契合。就英语而言,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很多具有时代性的选题方向,比如如何利用线上平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或者如何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等。再比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家出台了一些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强调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那么我们的大学英语课题研究就可以围绕如何在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展开,这些话题我认为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以前对课题命名也不了解,听完专家讲座才知道课题命名也有很多学问,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并非随意为之,比如要考虑课题研究涉及的领域,精准定位话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最后才能形成一个合格的课题的标题。另外专家还讲到很多细节,比如标题中尽量不用双视角,不能多于4个关键词,标题字数也要尽量控制在25个字以内等,这些都为今后的科研或教改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最后杨玉梅老师表示专家介绍的“六式”阐释法为我们打开了课题研究的新思路,并结合思考问题和理清逻辑这两方面谈一下体会和感受。“简明式”思考问题与关系,围着问题转,这样我深刻认识到,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核心问题的关注,确保每一个研究步骤、研究内容都紧密围绕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展开。比如, 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课题中,要始终围绕“写作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分析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各种因素,如词汇量、语法掌握程度、写作技巧等从而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逻辑式”理清思路与方法,首先明确自己研究的立场与出发点,然后设计研究的路径,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环环相扣。比如,我们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研究目标,从教学实践的立场出发,首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干预措施,如开展口语角活动、通过口语大赛以赛促学等,在措施实施过程中组织测试和评估,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最后对整个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形成一套完成的研究思路。通过这次培训,我也了解到课题研究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学习和实践,在以后得工作中也会合理安排时间,在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感谢部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总之,本次讲座座谈会在课题报告撰写和现代化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相信这些成果将在今后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为后续类似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