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智慧财经教研室召开绩效考核细则解读会 --
发布日期:2025-10-12 14:06

       为进一步优化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学科研创新动能,2025年10月10日下午13:30,商学院智慧财经教研室在吉纯楼411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对最新修订的《绩效考核细则》进行全面解读。会议由教研室主任谢静主持,全体专职教师参会,聚焦教学准备、科研突破、竞赛成果及产教融合四大板块,构建“差异化+精准化”考核机制,推动教研室高质量发展。
       差异化赋分:教学准备“量体裁衣”,激发教师潜能
       会议伊始,谢静重点解读了日常教学准备工作的考核细则。本次修订引入“差异化赋分”机制,根据教师承担课程的门数、难度系数及教学创新度进行分层评价。具体而言,课程难度分为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跨学科融合课三个层级,其中跨学科课程因涉及多领域知识整合,给予额外赋分;教学创新度则通过学生评教、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模式改革等维度综合评定。有的老师本学期承担了一门跨学科课程,原本担心工作量过大,但细则明确了对高难度课程的倾斜政策,这让老师更有信心尝试教学创新。
       突出科研:鼓励高层次突破,服务区域经济
       针对课题立项与论文发表,细则明确“层级差异化”赋分机制:国家级课题立项可获最高分值,省级课题与核心期刊论文紧随其后,校级项目则作为基础分保障。此外,细则首次引入“成果转化”指标,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实践,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过去我们更关注论文数量,现在细则引导我们向‘高质量、可落地’转型。”
       深化产教融合:企业巡视常态化,服务地方发展
       细则的一大亮点是将“企业巡视与实践指导”纳入考核体系。谢静介绍,教师需定期赴合作企业调研,参与财务咨询、业务培训等社会服务,并将企业反馈纳入教学改进依据。例如,教师进行企业巡视,指导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项目,或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的实际问题,均可获得绩效加分。“财经人才必须接地气。”谢静强调,“通过企业巡视,教师能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反哺课堂教学;学生也能在真实场景中提升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双赢’。”
       凝聚共识:以细则实施为契机,共绘发展蓝图
       会议最后,谢静号召全体教师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对标细则、补齐短板,在教学科研中争创佳绩。参会教师纷纷表示,细则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为个人职业规划提供了精准指引。
       此次绩效考核细则解读会的召开,标志着商学院智慧财经教研室在管理精细化、激励科学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未来,教研室将持续优化考核机制,以绩效为杠杆,撬动教学创新、科研突破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为培养高素质财经人才、服务区域经济贡献力量。

供稿部门:商学院
初审:孟雪
复审:谢静
终审:盖晓艳
编辑:闫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