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4-27 16:23
4月23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图书馆以“书香浸非遗,文化启新程”为主题,举办第二届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活动通过非遗技艺实践与经典阅读推广的深度融合,吸引了全校300余名师生热情参与。学校领导姚东方,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姜峤,学校办公室主任魏树立现场与师生一同感受传统文化与书香融合的魅力,见证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的时代生机。
守正创新,引领阅读推广新实践
作为本届读书节的重点活动,非遗文化体验项目自去年首次开展以来,便收获师生的广泛认可与好评。今年,学校以“非遗年”为契机,进一步丰富阅读活动内容,将体验项目由去年的5项拓展至11项,创新采用“实践+阅读”的融合模式,让古籍中的文化智慧通过实践体验鲜活呈现。图书馆副馆长高菲在活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非遗传承不仅是传统技艺的延续,更是对中华文脉的守护与弘扬。”
活动现场,设立书法、剪纸、古琴、中药草本手作、制香、手工漆扇、宋锦发簪制作、非遗螺钿贴画、手工扎染等展区,读者协会学生代表担任讲解员,配合指导教师为参与者提供细致的技艺示范与操作指导,带领大家了解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匠心传承,共绘非遗文化新长卷
“一琴一品” 工作室负责人、公共基础部语文教研室主任郑吉军老师的古琴声音色古朴苍远,泛音空灵如天籁,通过“吟猱绰注”技法形成独特韵律。
“翰墨春秋”书法篆刻艺术工作室徐洪涛老师与社员共同为参与学生讲解汉字书法,将读书箴言挥毫成幅,为学生亲手制作的漆扇、书签题写美好寄语。
“镂艺飞花” 剪纸工作室负责人马金满老师带领学员现场演示剪纸、刻纸,师生执刀于红纸,细致雕琢出一幅幅精美剪纸。
琴声悠扬,剪纸纤美、书法遒劲相互映衬,展现传统文化交融之美。
中医文化体验区成为一大特色亮点。健康学院师生以《黄帝内经》养生理念为核心,将传统八段锦功法引入教学实践。结合《针灸大成》的理论知识,开展把脉问诊、耳穴压豆等中医诊疗实践活动,让师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活动还融合了中医药学、传统工艺等元素,精心准备茯苓、血藤、甘草等几十味药材,设计搭配,制成胸针发饰,将典籍中的智慧转化为流行的文化符号;中国高级香师讲师、非遗传承人孙晟馨、商学院龚安明老师现场演示捣香、调香等工艺,讲解香方配比与历史,指导学生亲手制作香牌、香珠,带领师生沉浸式体验传统香道,感受香艺魅力。
此外,扎染、艾草锤、漆扇、螺钿贴画、宋锦发簪等手作区同样人气高涨,大漆的光泽、贝母的华彩与丝线的经纬,再现了《天工开物》等古籍中记载的传统工艺精髓。
书香校园,创新育人新方向
学校领导在各个体验区与现场师生亲切沟通,对图书馆创新阅读推广、文化育人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姜峤提出:“此次活动以非遗为载体,将阅读与实践相结合,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院校落实‘三全育人’的创新实践。学生代表们作为非遗技艺的传播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文化担当,这种‘以生带生’的模式值得推广。”
本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元的非遗实践体验,将古籍技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代互动,使学生切身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搭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桥梁。学校图书馆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将阅读推广与文化实践深度融合,构建起“典籍活化、技艺传习、产教联动”的立体化育人场景,以沉浸式育人模式强化职业教育文化根基。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文化育人内涵,通过创新实践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具有文化底蕴的技能型人才注入持久动能。
供稿部门:图书馆
审核:高菲
编辑:李墁彤
终审:张小宾
图片:李瑞衡 罗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