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举办“非遗传承与商业创新”新儒商坛活动
发布日期:2025-10-24 16:13

       2025年10月23日下午,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商学院在创梦空间三楼阶梯阅览室举办以“非遗传承与商业创新”为主题的新儒商坛活动。本次活动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现代商业创新的融合路径,吸引4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包括2025级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及部分商学院学生会干部,现场交流氛围浓厚。
       活动由商学院老师龚安明主持,他对到场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清晰阐释活动主题与举办意义,为活动拉开序幕。随后,商学院智慧财经教研室主任谢静发表开场致辞,代表院长盖晓艳向与会师生致谢,她从文化多样性保护视角出发,强调非遗的独特价值,深入分析其融入商业实践的潜力,引发在场师生对“非遗+商业”模式的思考,为后续环节奠定思想基础。
       商学院实习就业科长王成紧接着上台分享,他结合职场案例与行业趋势,提出“非遗技能商业化转化”的具体方向,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商业机遇,探索非遗与现代商业的融合路径,为学生搭建起理论学习与非遗实践的连接桥梁。
 
       活动核心环节中,济南市油旋张非遗传承人、总经理张壮作为特邀嘉宾,带来兼具实践深度与情感温度的分享。他先讲述 “油旋张” 传承故事:国学大师季羡林年少在济南求学时便钟情油旋,晚年念及乡味,欣然题写“软酥香,油旋张”牌匾相赠,成为品牌珍贵文化印记。从家族技艺坚守、跨界情缘传承到市场变化探索,生动彰显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担当。随后,他以油旋商业化实践为切入点,拆解“非遗+”创新模式:一方面优化配方、改良包装,让油旋更契合现代消费者口味与审美;另一方面借短视频传播技艺、开线下体验店,将非遗从“小众技艺”转为“大众消费场景”,既增经济效益,又拓文化传播边界。“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分享令人深受启发,现场同步展示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学生交流图片。张壮深刻阐释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传承非墨守成规,而是坚守非遗核心基因与精神内核,此为立足之本;创新非凭空造作,而是以现代商业思维注入新活力,此为发展之要。  
 
       在互动环节,2025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6班学生石菀婷、李佳宸、蔡源、许帅洋、庄佳堉5名学生围绕“非遗产品的市场定位”“青年参与非遗传承的途径”“小品类非遗如何突破地域限制”等问题与张壮深入交流。张壮结合自身经验逐一解答,例如针对“青年参与”问题,他建议学生可从“非遗文创设计”“线上营销推广”等专业领域切入,用年轻化思维为非遗注入新活力,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学生提问精准,嘉宾解答详实,让交流成果落到实处。
 
       最后,学生代表于子怡上台分享了她的感悟,她表示:“张总分享的油旋商业化案例,不仅让我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文化的象征,更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商业IP,可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还有学生提到:“我们未来希望能够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为非遗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盈利规划提供专业的支持,助力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此次新儒商坛活动,通过嘉宾互动、学生交流的多元形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更让学生掌握了非遗与商业融合的实际路径,为培养兼具文化素养与商业思维的“新儒商”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圆满达成活动预期目标。



供稿部门:商学院
审核:盖晓艳
编辑:李墁彤
终审:张小宾